為鼓勵并規范金融創新,引導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正確應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人民銀行日前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銀發〔2017〕296號)(以下簡稱《規范》),配套印發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試行)》(銀辦發〔2017〕242號發布),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由于靜態條碼(如事先貼在墻上的二維碼)易被篡改或變造,易攜帶木馬或病毒,央行規定,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范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例如,消費者在使用微信錢包掃描靜態條碼支付時,單日使用零錢包支付的上限不超過500元,同時微信關聯的所有銀行卡還可以再獨立獲得500元的支付上限。
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人民銀行清算系統或者合法清算機構處理,支付機構還應符合相應的業務資質要求。
為消費者提供條碼支付付款服務的,應當立足于小額、便民市場定位,按照風險防范能力等級,對條碼支付額度進行分級管理,在風險防范和支付便捷中取得有效平衡。
為特約商戶提供條碼支付收單服務的,應執行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相關要求,切實履行商戶管理、交易風險監測等收單主體責任,強化對收單外包機構管理。
日企轉型 中國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控制膠印技術的套印偏差增值印刷印刷工藝介紹7:包裝增值印刷樣張工藝解析紙張的吸墨特性有哪些?是什么因素決定的?方正硒鼓FZ-D7012A江西省首個雕版印刷博物館獲批造紙業環保核查不放松 2018年仍會“洛陽紙貴”濟南首創排放口微名片管理, 排污狀況“碼”上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