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版是由鉛活字和各種排版材料組成的印版,活字版的排版工藝流程為:
制字模→鑄字→揀字→裝版→打樣→校對→改版→活字版
(一)制字模
字模是用銅或其它金屬制成的,一般是凹型字符的鑄字模具。
制造字模的方法有沖壓字模法、電鍍字模法、雕刻字模法等三種。
1.沖壓字模法
先雕刻出一凸形的鋼字(也叫沖壓原模),把它放在銅坯上用力沖壓,即可制出凹形字模。
沖壓字模耐用、加工簡單,但只能制作筆劃簡單的字,對外文字母比較適用。
2.電鍍字模法
先用電鍍的方法,在手工雕刻的鉛字上鍍一層較厚的銅,然后把銅層剝下來,從背面澆鑄鉛或鋅,再鋸成小塊,鑲嵌在銅坯上,便制成了字模。電鍍字模,價格便宜、設備簡單,但加工時間較長,使用壽命低。
3.雕刻字模法
把事先加工好的銅坯,用卡具固定在字模雕刻機上,利用縮放原理,在已經制作好的字模板上,按照字的筆劃依次描繪,由于描繪頭與雕刻刀是同步進行的,所以在字模版上描完一個字的同時,在銅坯上也就將字刻好了。
雕字模、字劃精確、質量高、耐用、速度快,是制字模最常用的方法。
(二)鑄字
用鑄字機通過字模將鉛合金制成活字的過程,叫做鑄字。
鑄字用的鉛合金,是用鉛、錫、三種低熔點金屬,按照一定的比例熔融而成的。三種金屬的配比,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印刷機的種類,進行適當的。調整鑄字的具體過程是:在鑄字機上安裝字模(鑄字面的模具)和字盒。再將鉛合錠,放入鑄字機的熔鉛鍋里,另熱熔化(一般溫度在350℃左右),即可開始鑄字。
鑄好的鉛字,被排放在字架上固定的字盤中,以供揀字用,平時鑄字是以補充字盤的缺字為主要目的的。
鑄字機,除能鑄造活字外,還可以鑄造其它的排版材料,花邊、空鉛等。[next]
(三)揀字和裝版
1.揀字
依照原稿和版式設計要求,將活字排成毛條(規定行長的半成品)的過程,叫做揀字。
我國常用的漢字有3000個左右,不常用的漢字約7000個左右。鑄好的各種活字按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在字盤中,字盤被安放在字架上,每種字體,每一字號都有一付字。揀字時,從字架上揀出需要的字和標點符號,放在手盤中,揀滿一般后用兩根鉛條夾住,放在木盤中,揀夠一定數目的行數就用繩捆緊。
2.裝版
也叫拼版或組版。依照原稿及版式設計要求,將漢字、外文、公式、表格、插圖等組成一定規格的活字版。
活字版裝版,按照版面的形式來劃分,有報版和書版兩大類。
(四)打樣校對和改版
1.打樣校對
裝好的活字版,要放在打樣機上打出校樣,然后依照原稿及版式設計要求,在校樣上檢查并標注出排版的錯誤,這一過程叫做打樣校對。
熟練識別和運用校對符號,是排版人員的基本功之一。目前所用的校對符號符合1981年1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準《校對符號及其用法》。
校對分為工廠校對和委印部門校對兩種。剛裝好的版錯誤較多,先由工廠內的人員進行校對,叫做內校或毛校。最后由委印部門校對。[next]
2.改樣
依照校樣的標注,對版面的差錯進行修改,叫做改版或改樣。經過改樣后打出樣改,再進行校對,一般要進行三次校對,最后一次由委印部門校對的樣張,稱為清樣或標準樣。清樣由委印部門簽字后即可付印。
(五)機械排版
自從鉛活字排版技術問世以來,一直采用手工作業。為了提高高排版效率,減輕體力勞動,在1886年美國人麥根泰勒發明了萊諾鑄排機,又叫條行鑄排機。1908年美國人藍斯頓又發明了摩諾鑄排機,又稱單字鑄排機。這兩種鑄排機,均可將鑄字、揀字、裝版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
條行鑄排機,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字模部分(模箱、鍵盤、拼組盤等),澆鑄部分(鉛鍋、澆鑄輪等)和字模自動往返部分組成。它的操作過程是,先按順序把字模排列成行,再進行澆鑄,鑄出的是一條條的字和標點符號,因此,條行鑄排機,適合于外文排版。
單字鑄排機,主要由字模庫、字盒、鉛鍋、運送裝置和排字裝置等部件組成,它是用單個的字組成印版。
我國的漢字排版使用單字鑄排機進行,應用較多的是自動鑄排機,該機主要由紙帶穿孔機和自動鑄排機組成。排版時,先用穿孔機按照原稿及版式設計要求,在紙帶上進行穿孔,再把穿孔紙帶輸入自動鑄排機進行鑄排。
鑄排機的使用,雖然提高了排版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但是并沒有甩掉鉛合金,環境污染,嚴重因此,活字排版在文字排版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
畫冊及宣傳頁印刷的出血控制有機玻璃絲印油墨調配要點解析鴻峰DC-650A覆膜機芬歐藍泰攜手兩巨頭奉獻標簽樣本書套筒印刷技術知識匯總圖文加盟店管理中的這些浪費,你有嗎?三大互聯網巨頭開始爭奪第三方平臺的霸主地位12月原紙漲價函來了:再漲2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