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著名印刷機械制造商之一的上海紫光機械有限公司,高調進軍數碼印刷領域,為國內數碼印刷的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除了首款數碼印刷機——pm520噴墨數碼印刷機以外,上海紫光還宣布與hp公司合作的另一款噴墨數碼機也將同期上市。國內印刷業數碼化進程相較于國外較緩,而此次上海紫光的舉動無疑是給業界一劑強力興奮劑,而與hp的合作更是被視為重要轉折。
又是一個令業內人倍感振奮的好消息,上海紫光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紫光)首款數碼印機——pm520噴墨數字印刷機將在全印展上正式上市。同時,上海紫光與國際噴墨巨頭hp合作的另一款全彩色噴墨數字印刷機也將同期首發。這些信號無不傳遞著上海紫光進軍數碼市場的決心,一個傳統的印機制造商如何實現到數碼的華麗變身?于此,我們采訪了上海紫光總經理蔡志勇先生。
進軍數碼數碼領域 “術業有專攻”
傳統印刷面對數碼印刷的挑戰,何去何從?作為國產印后機械知名廠商,上海紫光終于攜手國內外it巨頭進軍數碼印機新市場。
打破以往的收購、并購等模式,上海紫光選擇的是“攜手、合作”,正如上海紫光總經理蔡志勇先生所言:“數碼印刷之路是必須要走的,而且我們要走得比別人快,我們是專業機械制造商、hp是專業的噴墨廠商,我們的合作就是要集各自之所長,制造出性能優越的產品。”
與hp的合作模式打開了上海紫光進軍數碼市場的新局面。事實上,通過與北大方正的合作,上海紫光從去年底就已經開始進軍數碼市場,只不過此番與hp的合作模式更加深入。“這次合作是hp主動找到我們的,因為在三年前我們與hp就有過合作,只是當時的合作沒現在這么全面,但hp對我們整個公司的制造能力、團隊等各方面都非常了解,為我們這次合作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上海紫光與這樣的大企業合作,也能借助hp的品牌影響力,提升紫光的數碼品牌形象。”技術開發部副總經理瞿維國介紹道。
“我們的合作將是雙贏的。hp作為國際品牌噴墨廠商,它已經擁有一套成熟的營銷與合作模式,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強化我們的定位,全力加強合作,而我們所有的合作都是基于我們紫光公司過硬的技術、低成本高效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上海紫光蔡志勇如此表示。
與跨國公司合作,利用它們已經成熟的營銷網絡,對于跨國經營經驗不足的企業而言,不失為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進軍目標市場的捷徑。
“現在的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如果還是堅持關著門自己單獨干,而要想超過別人是很困難的,我們就是本著開放的態度,跟進國際化發展潮流,不斷調整企業的發展策略,逐步由中國制造向中國設計轉型。”蔡志勇說。
據悉,由上海紫光與北大方正合作的pm520將于11月份召開的全印展上正式展出,與hp合作制造的機器也將在全印展hp展位上展出。對蔡志勇而言,與這兩家公司的合作,感受大有不同。一家為國內知名企業,一家國外知名企業,兩者比較,蔡志勇認為:“雙方各有優勢,我們通過與他們的合作,能做全我們的產品,如果用戶需要性價比高的產品,可以購買pm520,如果需要高要求的產品,我們也有高標準的全彩色數字印刷機。”
“與hp的合作更能體現出紫光公司在數碼領域進入的深度和速度,此外hp的本土化策略,也預示著中國的輪轉平臺、張力技術等已經能夠達到國際水準,紫光公司目前已經確定了開拓數碼這塊市場,也得到了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青睞,那么接下來就是要考慮如何在這個行業走的更深更遠?怎樣和國外的企業合作、引進新的技術及推廣工作……我們的任務更重了,壓力更重了。”
華麗轉型的背后 “技術優勢+品牌優勢”
步伐伊始,我們便可看出上海紫光走的是一條高端路線。實際上,上海紫光此時推出數碼印刷機也并非偶然。
首先,國家政策導向。隨著國家《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被作為七項重點工作之一,其中規定“逐步實現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近幾年,在體制改革、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機械行業的一些企業除了依靠實體產品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加強外,開始嘗試從產品服務和與產品相關的其他領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出了綠色、數字化發展趨勢,這對印刷包裝行業也是一個風向標。
而數碼印刷自推出后,就一直成為業界的焦點。經歷了十多個年頭的發展,它以適合短板、高自動化程度等優勢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近些年來在國際印刷行業的發展勢頭也一直佇足于浪峰。蔡志勇認為,“傳統的大批量的東西會慢慢變小,而個性化、小批量的印刷業務將成趨勢,所以個人比較看好未來的數碼市場。”
其次,優勢資源整合。在全球化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實現優勢資源整合是能否獲勝的關鍵。“要做好產品,就要強強聯合,找個好的合作伙伴,利用各自所長將優勢最大化。另外,這種合作方式也是所有合作方式中壓力最輕、成本最小、資源最大化的方式,風險性最小,但目前國內其他企業卻很少有人愿意嘗試的,紫光公司可謂給大家帶了頭。”蔡志勇先生說。
“紫光以前做的是機器,無論是在技術積累還是市場沉積等方面,都擁有令人滿意的口碑。而這些專業的機械制造技術及經驗、客戶群體等正是對方所欠缺的,而數字噴墨系統和我們原來的特長也很有關聯,如今兩兩結合,發展的空間就更大了。”
上海紫光技術開發部經理施建屏先生說:“和方正以及hp合作之后,也帶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就那外形設計來說,紫光公司以前做的是機器,都是放在生產車間里,具有明顯的工業化特征;但現在設計的產品是能夠放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的,它看上去就更像一個辦公設備,而不是一臺印刷機,自動化程度更高,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
也許現在看來,數碼印機在中國市場還未國外市場紅火,但依然有許多企業正在關注和嘗試,隨著技術日臻成熟,這一趨勢已很了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單張紙高端彩色數碼印刷機裝機量為455臺,生產型彩色數碼印刷設備裝機量為1210臺,單張紙生產型黑色數碼印刷機裝機量為24臺,連續紙生產型黑白數碼印刷設備裝機量為156臺。由此觀之,只要把握好這塊市場任何企業都能成為后數碼時代的王者。
“紫光公司以前不做的市場,現在我們將擴大范圍,把這些能做的市場做起來。不是單靠我們一家企業的力量,尋找正確的合作伙伴是最好的道路。”
正是抱著偉大的宏愿,蔡志勇正帶著他的營銷團隊和有經濟實力的代理商、經銷商團隊,開辟著數碼印刷這塊大市場。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些現代設備,都是上海紫光人在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會達到相應的技術水平。
中國印刷用紙呈現出的幾個特點淺析輔助模切刀具成型系統亞馬遜折扣店不斷崛起 傳統出版商施倍感壓力曼羅蘭推出冷箔燙印新工藝佳能-奧西欲聯手爭取中國專業數碼印刷市場“第一”印刷品的色彩再現淺談煙標凹印的質量控制未來折頁技術的五大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