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3d打印形勢一片大好,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我國3d打印產業已經進入快車道,3d打印發展的春天即將到來。不可否認,國內3d打印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縱觀全局,我國3d打印產業發展整體進入加速期,與國外技術仍有差距,上升空間依舊很大。
現狀:實現從概念向應用的完美蛻變
11月2日,在第四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暨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表示,國內3d打印實現了從概念向應用的完美蛻變。
首先是3d打印走進學校的步伐明顯加快,不少學校引進3d打印機,建立3d打印教室,讓3d打印技術走進了課堂;第二是工業3d打印的市場增速加快,今年國內市場預計將至少銷售了500臺工業3d打印機;第三是生物醫學3d打印技術進步顯著,藍光英諾血管3d打印機問世、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生物3d打印肝單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等,這些都標志著我國生物醫學3d打印正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挑戰:全球市場份額僅占10% 與國外相去甚遠
盡管國內3d打印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平心而論,目前在技術上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外,調查顯示,中國3d打印應用市場份額僅占全球的10%,而美國占據40%,歐洲占30%。
羅軍稱,中國的3d打印企業普遍沒有盈利,極少數有盈利的也只是微利,并且中國企業并不掌握原創技術。相比之下,英、德已在金屬3d打印行業發展了20多年,而美國則在非金屬3d打印領域獨占鰲頭。因此,目前3d打印產業在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
機遇:"十三五"規劃與"工業4.0"暖風頻吹
自2013年以來,為了振興和鼓勵3d打印的發展,李克強總理多次為3d打印"站臺"。除此之外,在 "工業4.0"的大背景下,各種政策暖風頻吹,作為最有望推動中國智能制造的3d打印技術開始挑大梁。隨之而來的"十三五"規劃更是掀起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浪潮,由此帶來的投資機會將是重點把握的方向。
由此,3d打印遇到前所未有的雙重機遇,產業發展形勢明朗。
前景:厚積薄發 將成全球最大3d打印市場
我國3d打印技術雖起步較晚,但自2011年后,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最近3年,我國3d打印規模幾乎每年翻番,2012年還不到10億元,2014年已超過40億元,其增長幅度遠遠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據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2016年有望突破100億元,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2014-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3.4%,屆時中國或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場。
總結:在政策暖風的推動下,國內3d打印產業已經進入"爆發期"。雖然在技術上不及歐美,但是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在3d打印領域有著強勁的后發優勢,發展潛力巨大。
宇宙風V1801戶內壓電寫真機浙江天臺所收費站推出二維碼卡片,幫助司機輕松出行廣西紙廠發生惡性事故致3人死亡展架各院士及專家共同解讀中國3D打印產業擺脫印刷機試印瓶頸之措施印刷車間中溫濕度控制的重要性如何在印制中運用珠光墨